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社会民生>正文

金种子团队:十年支教再扬帆 精准扶贫在路上

时间:2017-08-01 09:29:34    来源:中国新闻热线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莫问耕耘,但问收获,播洒希望,点亮一方”,2017年,是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金种子”支教助农实践团走过的第十个年头。十年来,“金种子”团队怀揣梦想,扎根农村,自2008年起,团队先后走过洛阳嵩县小王沟村,兰考县东岗头小学、洛阳洛宁县底张乡古村小学、信阳商城县金刚台镇杜畈小学等多个小学。

十年耕耘,弦歌不辍

十年支教助农,“金种子”团队一步一个脚印丈量着支教助农的青春历程,在中原大地上播撒下圆梦的金色种子。2017年7月13日,“金种子”支教助农实践团奔赴洛阳市栾川县叫河乡牛栾村,开展为期18天的支教助农实践活动。78件桌椅、78双求知若渴的大眼睛,10颗青春跳动的心,即将共同在这18天内谱写美丽的圆梦新歌。

“这是一些米、面、油,我们这里买东西不方便,这些东西你们先用着”,这是牛栾村驻村第一书记杨荣卿第一次见到队员们时所说的话。牛栾村到叫河乡还有半个多小时的路程,地理位置相对偏远,这无疑对队员们来讲又是一项挑战。杨书记亲切地叫每一位队员为“孩子”,“我的孩子和你们差不多大,这里条件比较差,有什么需要的一定要给我说。”杨书记的话让队员们感到来牛栾村就像回家一样。

“你们是大学生吗?真好,让我们孩子好好跟你们学学。”“我们家是井水,干净,来吃我们家的水啊。”“这是俺自己种的土豆和西葫芦,没啥好的,这啥都不方便,恁凑合着吃。”村民们见到队员们纷纷涌进牛栾村小学,为队员们送来生活用品和食物,队员们被村民的热情所感动。牛栾村,山美、水美、人更美,队员们下定了要好好报答村民们的决心。

朗诵课上,队员教给孩子们《少年中国说》,孩子歪着小脑袋问队员:“老师,是不是我们的梦实现了,中国的梦就实现了?”队员会心一笑,坚定地回答道:“是!你们是中国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老师,相机好像我们的眼睛,一眨一眨的。”摄影课上,孩子们津津有味地听着队员讲授相机的原理。队员问道:“谁想用相机为同学们拍个照?”“老师,我要、我要”,孩子们都把手举地老高,生怕队员看不到。

 

图一:普通话课上队员在鼓励孩子们模拟主持

“来,踮起脚尖,手掐腰,胳膊伸直,向前微笑,一二三四……”这是队员郭玮萱在舞蹈课上教孩子们民族舞,“老师,对不起,我又错了”,一个孩子因为记不住动作,自责地低下了头,想要放弃。“乖,宝贝儿,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的,来,我们再来一次。”玮萱安慰着孩子。一遍、两遍、三遍,孩子们跟着队员在34度的高温下一次又一次地练习着,舞蹈对于这些大山深处的孩子们来说似乎是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世界,他们好奇又欢喜,尽情地享受着叩开舞蹈世界大门的过程。

支教助农,再谱新歌

“金种子”支教助农团队自2008年成立以来,先后以洛阳嵩县、开封兰考县、信阳商城县作为实践基地,历届成员始终秉承以“为祖国勤学修德,以实践明辨笃实”为主题。在实践活动中,团队始终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在支教过程中开设了普通话(特色课程)、民族舞(特色课程)、摄影(特色课)、网络英语(特色课程)、红色历史(特色课程)、朗诵(特色课程)、太极(特色课程)美工、语文、数学、地理、音乐等12门课程,以培养学生特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开阔学生视野,为他们带来一段不一样的大学生活,增色山区生活。

 

图二:队员与牛栾村村民攀谈,进行扶贫调研

同时,团队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的号召,与当地政府积极配合,在教学空闲时间开展农村扶贫调研。今年,“金种子”团队充分结合专业优势,运用新媒体知识,了解农村生产、生活,展开了以牛栾村为例的“手机媒体使用与推进农村精准扶贫问题研究”。团队走访牛栾村78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并对40户已脱贫村户进行访谈,以探索新形势下手机媒体助推山区农村精准扶贫创新路径。

情系农村,筑梦脚步永不停歇

2017年,“金种子”团队响应中央“砥砺奋进的五年”这一主题,以迎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以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6周年为契机,从支教助农为切入口,通过开展农村义务支教、精准扶贫农村调研、贫困家庭走访、理论知识宣讲等活动,来洞察十八大以来河南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为党的十九大召开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

筑梦农村,“金种子”的脚步将永不停歇,一直在路上……

 

 

 ​

图三:第十届金种子团队队员与指导老师们的合影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