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社会民生>正文

连续称重免费拿秤?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时间:2016-06-03 16:24:53    来源: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零售业电商化初期的红利补贴,培养了不少人对网购约等于“价格低于实体店”“可以定时占便宜”的认知,这决定了想赢得消费者关注,就要让消费者有好处可得,有便宜可占。这让企业提升流量及成交额等可量化指标的成本,居高不下,想要低投入同时短期“爆发式增长”,让不少“小聪明”上线——用有爆点的噱头吸引消费者,过后对“免单”“0元购”等承诺缩水兑现或直接不予兑现,利用消费者“嫌麻烦”不予追究心理,省下大笔活动成本。这样的数据增长一时爽,却踩上了企业营销的“红线”,最终得不偿失。

    免单骗局:消费者低价依赖VS企业文字游戏

    从天猫、京东等电商频繁制造节日开始,消费者已经形成了每季有大促,月月都能“捡便宜”依赖,单纯的“降价”“满减”“买赠”已经很难吸引消费者买单,不需要别出心裁,即可换来大量关注和用户买单的要算“免单”“0元购”等打着免费名头的活动。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电商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免单,因此,准确来说,常见的面单活动多为“有条件免单”,“连续使用30天”“xx天内登录App打卡超过xx次”“写下不少于XX字好评并分享给xx名好友”即可赢取免单“机会”。

    一段短短的规则描述,被无数企业玩成了一个个狡猾的文字游戏,如同早年实体店铺门前的“全场39元”后缀一个字体至少小了好几号的“起”,而在近期的了解中,我们发现,发起有条件买单活动的,既有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大品牌,也有名不见经传的创业公司,而由于市场影响有限,无需顾及品牌形象,后者更是免单活动不予兑现、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甚至有企业在活动进行期间改掉既有规则,让参与用户无法兑换免单资格。

 

图1:“免单”成最受欢迎活动同时也成消费者投诉重灾区
 
    云麦是一家珠海公司,主要从事智能秤的生产售卖,今年4月,它们在天猫平台推出了“连续30天称重免单”活动,乍看之下活动规则十分简单,执行也并不复杂,一时间引来大量消费者参与,店铺销量猛增,而眼看即将完成免单任务的用户越来越多,云麦开始频繁修改活动规则页面,并篡改用户后台数据,确保用户不符合免单条件。
 
图2云麦最初发布的活动规则和后期某修改版规则
 
    原以为这样的操作天衣无缝,却因为参与用户数量庞大引来了一次投诉的集体爆发。自5月30日起,微博上开始陆续出现关于云麦秤“30天连续称重免单”活动相关的负评和投诉,因为完成连续称重的用户均被拒绝了免单要求,变成添加指定微信,得到2到5元不等的现金红包,其中出镜率最高的拒绝理由,恰好是云麦修改规则后出现那条“一人一台秤一个账号一个手机”,据某参与用户Y表示,云麦客服表示在他坚持称重的30天内,App后台显示其中有一天测量结果来自其他秤,但事实上该Y家中并没有其他可连接App的测量工具,他后来又拨打了云麦的客服电话,对方表示参与结果无效,便立即挂断了电话。
图3:云麦客服表示用户无法免单后就不再回复用户质问
 
    按照前台可看的交易量估算,这项活动至少给云麦带来2到3万台的销量,目前尚未发现有用户拿到云麦免单,微博上一度出现了#云麦好轻诈骗#相关话题(后被删除),云麦官方微博和云麦CEO的个人认证微博都开始出现大量的负评投诉,还有用户晒出云麦后台篡改用户数据的例证——云麦客服在表达她不符合免单条件时,给她看了一张后台数据截图,这张图显示,她连续多日,每天都在不到10秒的时间里不断切换手机和所用的秤,反复上秤,部分时间还会手动添加数据,在她质疑数据合理性的时候,云麦的客服又一次采用了不予回复的处理方式……

    从一场活动变成一出闹剧,类似云麦以及其他被投诉活动的事件随处可见,活动结果用户上当受骗,最终投诉无门的始终不鲜见,究其根源,可以说是商家和消费者都认为互联网时代与以往传统的买卖经营不再一样,企业迷信“四两拨千斤”式的营销,甚至压缩成三两,二两,相信只要噱头玩足,阵仗够大,总会有消费者捧场;而消费则相信电商平台就是应该有“物超所值”“最高性价比”,能够1元拼团买到原价99的车厘子,20元秒杀199的电器,为什么不能偶尔赶上一次“0元购”呢?于是双方一拍即合,上演了上文这出投诉拉锯战。

    企业发展新三角关系:“营销成本”“发展速度”“用户口碑”

    互联网的每个用户、每个平台,每个商品及每个活动,都具备了自我传播的属性,巧妙的营销和扎实的产品让不少企业及其产品一举成名,成为营销获利者。而从不少“免单”“0元购”等噱头大于内容的活动前期效果来看,其能够备受企业追捧,除了贴合用户的占便宜心理,同时也是因为其带来了一种在低投入甚至0投入的情况下,短时间实现数据“爆发式增长”的可能性,迎合了部分企业急功近利的心态。

    事实上,不断加快的市场进程,同时也带来了更快的优胜劣汰换血速度,企业期待通过营销推动发展,首先要摆正心态,认清企业发展速度、营销投入和用户口碑之间的客观关联:一家企业无法使三者同时达到理想化状态。

    希望企业快速良性发展,就需要在保证产品质量能够保证良好用户口碑的前提下,让更大范围的市场消费者知晓、了解进而选购自家产品,则不能吝惜营销投入;但如果仅通过加大营销投入加快发展速度,放宽了对产品品质的监管,则会带来用户口碑的滑坡……而上文所提到的云麦“免单”及相似活动不予兑现就是典型例证,希望通过虚假活动或不兑现活动承诺等方式节约企业营销成本,带来的必然是大范围的投诉差评。

    长远的看来,因为一次虚假活动带来的企业诚信危机和品牌形象损失,足以让一家成长初期的公司一蹶不振,而危机的修复成本,无论在用户心理还是在实际付出的金钱上,都将远大于正常活动的成本,一些花活可以玩儿,但有些红线无论何时都不能触及,比如欺骗消费者。

    除了商家作为主导方的自觉性,电商和新媒体平台也均未针对此类虚假活动的推广给出相关限制条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企业不惧触及营销“红线”,也要最大限度博关注的风气。数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将逼近50万亿元,约为2010年的10倍,其中网络零售交易额将超过10万亿元,占社会零售总额比重将达16.3%。而从现在的状况看来,我们的消费者和企业的心态,还有平台的监管力度,都尚未为这样的发展规模做好准备。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