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雪碧进入中国以来,一贯奉行世界级明星代言策略,张惠妹、世界跳水皇后伏明霞等先后倾情演绎年轻、时尚的品牌内涵,广告语“透心凉,心飞扬”曾成为年轻一代人争相传颂的“歌谣”,其品牌受众广大,知名度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儒皆知,“雪碧”已成为我国柠檬味汽水市场的领导品牌。但是,天天喝雪碧,你知道“雪碧”一词是怎么来的吗?

“雪碧”一词,音译自英语Sprite,原意为妖怪、精灵。精灵小子这个角色频繁出现于19世纪40、50年代的可口可乐海报中。精灵小子脸上带着顽童般的笑容,身边总伴有星光闪烁,象征着他活泼的性格和可乐里的气泡。这个Sprite Boy和大家所熟悉的雪碧(Sprite)其实毫无关联,雪碧这个品牌直到1961年才问世。作为一种饮料,把它译为“雪碧”可谓是煞费苦心。在20世纪60年代雪碧上市之前,可口可乐公司的设计师和工程师就开始进行大量的研究,考虑到品牌形象和目标消费者,可口可乐的设计部门将绿色作为雪碧的颜色。绿色代表着清凉清爽,它很符合雪碧的口感,放在超市货架中绿色也容易被人瞩目。
可口可乐把“Sprite”作为引入中国市场的主要战略品牌,并融合中国传统文化音译成“雪碧”,在汉语中有纯洁、清凉的含义,使人在炎热的夏季里联想到一片纷飞的白雪,一潭清澈的碧水,顿时有一种清凉之感,产生“挡不住的诱惑”。雪,有寒意,符合汽水的清凉口感;碧,清澈碧绿,契合瓶身外包装颜色,既符合中国消费者的认知,又巩固了品牌形象。在大夏天,这样的饮料名,听着就想喝。这样的字又何止“一字千金”呢?
从“雪碧”中文的由来可以看出,外来品牌词的翻译也充满了智慧与心思,既要考虑产品本身的包装又要兼顾口感味道,还要容易识记,“雪碧”的名字可真是大有来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