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社会民生>正文

月悟法师研习天台宗的体会

时间:2016-10-19 21:15:13    来源:中国新闻热线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我为何特别推介天台宗?其实,研习教理,无论修学何宗何派,都一样;宗无高下,契机即可。然而我之所以特别推介天台宗,是因为天台宗正依佛说诸经第一《妙法莲华经》,并具足其他宗派无法具足的三大特征:一是国际性,日、韩等国尊中国浙江天台山国清寺为祖庭,具国际影响;一是亲承实证性,天台教观亲承如来一代圣教,历代祖师如慧文、慧思、智者、藕益诸大师皆依此教观实证圆教不思议位次;一是融宗归一性,天台宗实际创始人智者大师主张融宗融派,统一南北各派之分歧,圆融各派,会归一佛乘。天台宗既契理,又契机,包括教相理论门与观行实修门。智者大师的「法华三大部」(天台宗根本典籍)之「法华玄义」、「法华文句」系诠释《妙法莲华经》之千古绝作,属教相理论门;《摩诃止观》乃智者大师天台栖隐、华顶降魔、妙悟诸法实相(佛之境界)之实修体验,而组织成为止观法门之修道体系,至为殊胜,论其境界,后人谓与佛经《楞严经》如出一辙。教中有观,观中有教;教观圆融不二,即止观圆融不二,即定慧圆融不二,佛道成矣。教观双美,即天台宗之总特色,为理论性与实践性的高度统一。论其教学思想,当代天台宗大德慧岳老法师在《天台教学史》中指出:「中国佛教之教学思想中,三论宗、华严宗、法相宗是精致于理论而贯穿于哲学的极致!禅宗、律宗、密宗、净土宗等,却独着重实践行持为旨归!然在各宗中,能论理和观行兼备-「教观双美」的宗派,那就要推让天台宗的教学。」因而,我提出:欲振兴中国佛教,必须振兴天台宗;振兴天台宗,即振兴中国佛教,不容置疑,中国天台宗是中国佛教之精华。

  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皆有佛性,因妄想、执着而不证得;智者大师深明如来说教之本怀,提出著名的「一念三千」。「一念三千」谓众生一念之心而具三千诸法。观一念心具十法界(地狱、畜生、饿鬼、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境界),此十界互具十界为百界,百界一一有性、相、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十如之义,则相乘而为千如,此千如各有众生、国土、五阴三世间之别,则相乘而为三千世间。总之,一念心具足世出世间一切诸法。一念悟则佛菩萨,一念迷则众生。众生唯有依教实修,转迷成悟,念念流入如来萨婆若海,则佛道方成。如何实修?智者大师在《小止观》(《摩诃止观》之梗概)指明;「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藉。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曰止观,曰定慧,曰寂照,曰明静,皆同出而异名;关于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为整个佛教的最高观法,智者大师晚年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摩诃止观》。二曰渐次止观,大师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三十卷,章安治定为十卷,即《释禅波罗蜜》。三曰不定止观,即陈尚书令毛喜请大师说,有一卷,名为《六妙门》。四曰小止观,即《童蒙止观》。

  研习天台宗必须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否则,无法深入。我早年高中毕业后,出家之前,长期致力于诗文书法,广涉文史哲学宗教。出家之后,潜习「法华三大部」犹不能透彻理解。可想而知,若无文化基础,则无法深入学习天台宗。或曰:学佛乃是学无上佛法,世间的文化可以不必去学,殊不知佛法是建立在世间法基础上的,并不离世间法。于佛门出家众而言,若世间的文化基础扎实,乃至有学问,一旦出家学佛便能直接带动佛学修为,近代弘一大师就是典型的例证。

  研习天台宗,对于佛门弟子来说,必须将日常生活中之起心动念、行住坐卧规范起来,以身作则,方可获得佛法的真实受用。须知,研教的目的乃是自利利他,并非去做学者之流。研习天台宗,尤其要学习智者大师崇高的人格魅力,实为佛弟子完善人格的无上法宝。智者大师终其一生严以律已,弘法利生。为佛教界之一代领袖,朝野崇仰,而不为名利所动,多次不应帝王慰留,毅然栖隐山林,放生救贫施物,一衲终生。

  研习天台宗,有最好的教材。智者大师的《小止观》、谛观《天台四教仪》(蒙润集注)、藕益大师的《教观纲宗》(静修科释)是初学天台教观最好的教材;智者大师的「三大部」是深入学习天台教观最好的教材;历代祖师大德阐释著作是研习天台教观最好的参考书。

  天台典籍浩如演海,名相之多令初学者望而生畏。是故,研习天台宗,不得死执于名相,运用名相其实为了阐明佛理之方便。应当注重名相与名相之间内在之联系,举一反三,以求事半功倍。譬如记住空观,同时记住体真止、见思惑、真谛、慧眼、一切智、声闻缘觉;记住假观,同时记住方便随缘止、尘沙、俗谛、法眼、道种智、等觉;记住中观,同时记住诸法实相,记住真如佛性,记住息二边止、无明、中谛、佛眼、一切种智、妙觉(究竟佛);记住一心三观(即空即假即中),同时记住一心三智(三智在一心中得),圆融三谛(即真即俗即中)等等。此外,研习天台宗还得广涉他宗,俾融会贯通;须知,中国八大宗派皆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相发展。自有必然之联系。譬如天台宗讲「圆教观行即佛」,禅宗讲「见性成佛」,密宗讲「即身成佛」,净土宗讲「理一心不乱」(上品上生之境界),皆指圆伏五住烦恼(一切烦恼),见佛性;并非断除一切烦恼,了了见佛性,故非究竟佛。

  既然历来「见性成佛」、「即身成佛」,乃至这个开悟、那个开悟,皆不出圆教观行位,那么无论研习天台宗也罢,研习其他各宗也罢,最后必须行归净土,方能一生了办。否则这一生就不能了生脱死,超凡入圣。天台宗是讲实事求是的大乘宗派,历代租师皆主张「教演天台,行归净土」,智者、藕益诸大师一生实证圆教不思议位次,最后都行归净土,上品上生。或曰:既然行归净土,可以一生了办,我就行归净土,自始至终一心持名念佛求生净土,何必研教?答:谬之甚矣。智者大师乃上上根人,与普贤、文殊、观音诸大士平等平等,尚且先修学种种法门,后导归净土,上品上生,即刻便能返回娑婆世界度众生,何况末法众生根机拙劣,以染污心持名念佛,如何与阿弥陀佛心性相应?唯有不断读诵大乘经典(尤其是《妙法莲华经》),不断研习教理(正依《法华经》之天台宗),不断熏修佛法(实修止观),方能逐步荡涤染污,逐步契入净土念佛圆顿法门,并以契入程度深浅决定往生品位之高低。纯以持名念佛,不易契入,只能下品,三辈往生。《观无量寿经》提及,往生上品的基本条件是读诵大乘经典、善解义趣、发无上道心,须领会其旨。其中发无上道心,即发菩提心而不执着,以无我之精神救拔众生之苦。无论修学何宗何派,皆得发菩提心,不然成佛无期。《华严经》云:「丧失菩提之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又《菩提心义经》云:「菩提之心,成佛之本。」《佛遗教经》说:「自利利他,法皆具足。」发心之要,不言而喻。倘能学好天台宗,则「自利利他,法皆具足」。并祝上品上生,乘愿再来,广度众生。

  天台宗弘法二忌:淡化止观、废弃念佛

  天台宗的观行实践特色是止观。天台宗最初九位祖师不但做到,而且证到。此后,天台宗的一些大德,逐步淡化止观,凸显淨土念佛,尤其是持名念佛法门。与其说弘扬天台宗,不如说弘扬淨土宗。虽然,从圆教的角度讲,所有的修法都是一心三观,止观即念佛即禅,禅即念佛即止观,但是随举一法,若不融入三观,统统都不是一心三观。从次第修法的角度讲,天台止观、参禅、持名念佛,入手处,不尽相同,岂能混为一谈?

  弘扬天台宗,虽然不能淡化止观,凸显淨土念佛,但是废弃念佛法门,则更不妥!须知,修习止观,若此生不能断惑,又不念佛求生极乐世界,一生了生脱死,诚无望也。所以,天台智者大师虽即身止观成就,但为了告诫后学天台教观不深者,也示现往生极乐世界。

  综上所述,弘扬天台宗,应当回归大唐,以中唐中兴天台宗之祖湛然大师为榜样,大畅止观,兼弘淨土。对教观不深者,劝令念佛往生极乐,可借助教观功夫,提升往生品位。对教观成就者,如天台宗最初九位祖师,则不须往生极乐,曲线成佛,即身在人间速成佛道,直成佛道,圆成佛道!

  天台宗兴,则汉传佛教兴

  汉传佛教迄今影响最大之天台宗、淨土宗、禅宗,以书法而譬喻:天台宗如正楷,淨土宗如行书,禅宗如草书。若无正楷功底,其行书必偏,草书必乱。天台宗兴,则汉传佛教兴;天台宗亡,则汉传佛教亡!

  月悟法师自述

  月悟法师,1965年出生。僧教育缘起:1998年正月在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出家之后,仅在天台山佛研社(天台宗佛学院男众部前身)学习一年余,次年春季退学,到广东潮州开元寺受戒,同年七月返回国清寺任会计、藏主,得以阅藏,侧重天台藏,迄至2012年年底,在《法音》、《香港佛教》等各大佛刊发表天台、净土文章八十余篇。2003年年初,时任江西省佛学院教务长的妙安法师亲自发书函并派学僧到国清寺邀请月悟任教,但因佛学院离月悟家乡不远,多有干扰,仅在佛学院一个月便辞去教职,四处参学,青岛湛山寺明哲长老闻讯,于2003年9月邀请月悟到湛山寺佛学院任教,从此正式从事僧教育工作,主要侧重天台宗教学,以天台宗沙门自居,立志以弘扬天台宗为己任。

  1965年5月出生于江西景德镇工人家庭。

  1983年7月高中毕业之后,潜习诗文书法,加入中华诗词学会。

  1985年至1997年先后考入国有中型企业、大型台资企业,从事管理(材料保管、人事培训)工作。

  1998年正月出家于浙江天台县天台山国清寺,法名月悟,字正行。

  1999年春季受戒于广东潮州开元寺。

  1999年7月至2002年年底,利用藏主之职系统阅藏,侧重天台藏,精读深研“天台三大部”三遍,作了10万字心得札记,先后在《法音》、《香港佛教》等佛教刊物发表佛学文章80余篇。

  2000年6月,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天台宗专著《天台随笔》,同年9月用于日本佛教大学教学。

  2001年11月15日至23日出席韩国佛教天台宗国际学术会议(汉城观门寺)。

  2003年年初,辞去天台山国清寺藏主(保管经书文物)之职,云游诸方,致力于僧伽教育,先后在山东青岛湛山寺佛学院、安徽九华山佛学院、四川成都空林佛学院、重庆佛学院、河北省佛学院、江苏苏州寒山书院、浙江临海延恩讲寺章安佛学院、浙江宁波阿育王古寺天台宗研究班、天台宗佛学院(路桥校区)等各级佛教院校任教至今,侧重天台宗教学。

  2004年出任第七届九华山佛学院教务长。

  2008年3月开办新浪博客,2013年11月复办新浪微博,发表原创博文。

  2015年9月,香港三联中文出版社先后出版天台宗专著《天台随笔》(续集)(月悟法师乙未年七月八月文钞)、天台宗专著《释月悟随笔自选集》(月悟新浪博客微博最新博文百篇)。

  2016年6月24日,在新浪博客上发表博文《关于<妙法莲华经>索达吉堪布会集本的问题》,为护汉传正宗,开启汉、藏“法华义辩”,在汉、藏教内外及国内外引发热议,必将载入汉、藏佛教史册。同年7月8日,退出“法华义辩”,详见同日发表博文《“法华义辩”始末记略》。

  现任天台宗佛学院(路桥校区)讲师,平时常住在台州男众寺院CF寺静修。

  天台沙门月悟僧教育自述简历

  2003年9月至2003年12月在青岛湛山寺佛学院任教,讲《天台四教仪》。

  2004年1月至2004年7月在九华山佛学院任教,讲《天台四教仪》,任第七届教务长。

  2004年7月至2005年11月在空林佛学院男众(成都文殊院)、女众本科班(成都爱道堂)任教,讲《天台四教仪》。

  2005年11月至2006年7月在重庆佛学院(重庆华岩寺)男众、女众本科班任教,讲《天台四教仪》。

  2006年9月至2007年11月在河北省佛学院大专班、研究班任教,讲《小止观》、《教观纲宗》、《圆觉经》,任第二届研究班班主任。

  2007年11月至2010年4月,在寒山书院(苏州寒山寺)任教,讲《天台四教仪》、《坛经》。

  2011年9月至2013年12月在章安佛学院(浙江临海涌泉延恩讲寺)任教,讲《天台四教仪》、《法华文句》。

  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在宁波阿育王古寺天台宗研究班任教,讲《观音玄义》。

 

  2015年11月至今在天台宗佛学院女众部(台州兴福寺)任教,讲《法华玄义》。(常住在男众寺院台州CF寺)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