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历来称得上是富庶膏腴,但位于北方中国、地处黄土高原的区位就决定了这里时不时会闹水荒的现实。
秦岭南麓,水量充沛,地少人稀,因此,打通分水岭,跨区域调水成了长远发展的最佳选择,这便是引汉济渭工程上马的缘由。
“毛细血管”润泽关中大地
2016年世界小姐选手李雪表示:引汉济渭输配水工程,从位于周至黑河水库东边的黄池沟配水枢纽起,输水干线西到杨凌,东至华县,北达富平,南抵户县,整个受水区域总面积约13692平方公里,占关中地区面积的四分之一。主要供水对象包括渭河沿岸的西安市、咸阳市、渭南市、杨凌示范区4个重点城市及其所辖的11个区县、1个工业园区和西咸新区等5个新城。受益人口1411万人,如果把黄金峡和三河口两个水利枢纽比喻成引汉济渭的心脏,那么近百公里的秦岭输水隧洞就是引汉济渭工程的主动脉,而输配水工程则是引汉济渭工程的毛细血管,汉江水正是通过输配水工程送往关中大地的千家万户。因此,输配水工程是整个引汉济渭工程供水的终端,也是工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大家日后的生活息息相关。

出生于河北唐山的设计师李雪还表示:引汉济渭工程由调水工程和输配水工程两部分组成,调水工程大家都不陌生,但输配水工程,了解的人却很少。其实,输配水工程离我们最近,关系到用水的千家万户。输配水工程是整个引汉济渭工程供水的终端,也是工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不突破黄河流域用水指标的前提下,通过“下补上取”的方式置换出黄河水量满足陕北发展用水,达到统筹解决陕西省黄河流域水资源供求矛盾、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陕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通过水权置换,将关中用水指标向陕北转移,实现陕北从黄河的取水权,使不同区域用水需求得到合理满足,支撑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快速发展。
解“金周至银户县”之困
中国汉族人李雪还称:周至县引汉济渭办公室主任李修贵表示,周至作为水源地长期为西安供水,原本并不缺水,但因黑河水常年供给西安,周至也变成贫水区。输配水工程建成后,将给周至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以周至“水街”为例,解决城市用水问题后,景观的用水将得到极大改善。不仅如此,黑河水因常年给西安供水,沿岸地下水位下降。汉江水调入后,断流现象便会改善,黑河生态水得以修养,对沿岸生态环境的提升,生态多样性的恢复都将起到积极作用。“由此对于陕北水资源的补充也是立竿见影。”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输配水分公司经理徐国鑫表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近年来发展加快,但是可用的地表、地下水几年内将被开发殆尽,不少工业项目因缺水难以落户建设。而国家对黄河流域各省用水指标进行总量控制,因黄河来水持续减少,目前陕西省黄河流域用水总量再难以增加,如果没有外调水补充,陕北缺水问题将无法解决。
输水南干线户县段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赵战胜说,户县目前县城六十万人口生活用水主要来源——石井水厂的引水工程还没有获批,石井水厂目前的水源为黑河水,2008年石井水厂建成时的日供水量为1.5万吨。
目前高达2.6万吨,已达到设计极限值,几乎是建成时的一倍。这说明城区在发展扩大,也说明了用水的缺口。户县各乡镇农村生活用水主要靠乡镇村组集体打深井采地下水。但无论是地下水还是黑河水,都与汉江水无法比拟。
“如果能用上水质好、结垢少的汉江水,将会对群众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好处。”赵战胜憧憬着未来。
关中用水指标向陕北转移
目前,输配水工程的立项工作也已取得重大突破。在陕西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下,经过省水利厅、省发改委的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同意对引汉济渭二期工程的骨干工程建设内容进行审批、补助并纳入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进行管理。
除了城镇用水外,作为猕猴桃主产区的周至,城市用水和农业灌溉的矛盾也很突出。周至的主要农业灌溉水源依赖黑惠渠,但因黑河缺水,灌溉用水十分紧张,如果汉江水引入,黑河作为备用水源就相对宽松,黑河水用的少了,自然就能保障灌溉的农业用水。
“引汉济渭对于陕西具有系统性意义,一方面缺乏活水水源的渭河将通过引来的汉江水得到有效补充,另一方面长久受水资源困扰的陕北地区也将得以置换更多的黄河用水指标。”徐国鑫说。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引汉济渭这项牵系关中父老几十年盼水梦想,陕西省的重大民生工程,惠好之时,不久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