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面对不同个性的孩子,教师在教育中如何高效率地去带动孩子学习状态和激情?如何及时纠正家长的错误想法而促进家校共育?学校如何培育和提升中小学学校高效课堂?教师在课堂授课中容易出现哪些情况?以及如何正确地实现高效课堂,促进学校师生共同发展?围绕此次课题,7月16日,同济大学继教院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加拿大太平洋国际教育学院教授,名誉院长,英国剑桥大学中国教育中心副主任蔡万刚博士,专程到上海交通大学为济宁市兖州区名优教师高级研修班的100多名中高级老师,传授自己多年研究的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主题。高效课堂,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衡量课堂高效:一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增长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程度;二看教学效果是通过怎样的投入获得的,是否实现了少教多学;三看师生是否经历了一段双向激发的愉悦交往过程。
(图为蔡万刚博士与赵大伟主任交谈)
在现场,蔡万刚教授指出目前课堂不良的状态的问题现象开始,从多方面阐述了高效率课堂的四个维度,同时列举了优秀课堂的标准,并对当下教与学现状进行了剖析与探讨,蔡万刚教授认为高效率课堂应该以学生和老师的互动为主,并在老师主导的情况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教授知识进度的同时去反思教材的不足,照顾到学生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差异性,带动学生积极思考融入自主学习的氛围。
(图为蔡万刚博士授课)
蔡万刚教授根据目前普遍的课堂教学活动,总结出课堂教学目前的几个突出问题和数种不同的课堂环境以及目前的教学现状,同时根据目前的教学情况总结出提高开展高效课堂的七个重要因素和高效课堂的八大支撑系统;全程围绕如何开展高效课堂,并根据自身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教学经历进行了一场生动形象且幽默的公开课程。在现场的分享中,蔡万刚教授鲜明的指出课堂教学效率至少包含以下三个要素: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定义分析:
教师层面、教学效率是指在单位教学时间内,在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前提下所完成的教学任务量。学生层面、教学效率 = 教学对所有学生的一切影响的总和/学生所用的时间总和。强调“所有学生”,旨在倡导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人数,即全体性。所谓“一切影响”,是指“学生学到的有用知识 + 学生形成的有用能力 + 学生养成的良好非智力因素+负面的影响”。时间层面、课堂教学效率= 有效教学时间 / 实际教学时间 × 100% 。
所以,高效课堂源于有效课堂基于有效课堂,有效课堂的教学效率就有高有低、有正有负。教学的成果是“人的发展”而非工业产品,教学效率的量化或许永远是一种奢望。提出“教学效率”的概念,不是为了“计算”,只是为教学实践和教学评价提供比较正确的导向,理想的方向。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蔡万刚教授根据自己著作《九型人格应用心理学》总结出教师中存在九种人格的教师,通过调研发现现场几乎每位教师都具备九种人格中的一种,强调以学生个性为中心,突出学生个性的专长,打造师生情感交融、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
蔡万刚教授还列举了河北衡水中学教师教学的状态和学生学习氛围同时比较说明了上海新优质学校的教学课堂模式。他建议老师应思考自身存在的优缺点,注重孩子的差异性,积极的引导和带领状态,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查缺补漏,全方位的发展课堂,提高效率。
接地气的讲座,令全体老师们听后很有感触,并引发深思,掌声经久不息。课程结束后,济宁市兖州区教育和体育局陈士伟书记对蔡万刚教授的分享给予了“饕餮精神大餐”的评价;"真是既有理论深度的分享,又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接地气具有实践意义的感召力课程。 "济宁市兖州区教研室主任赵大伟主任在听完蔡万刚博士分享后由衷感慨。
最后蔡万刚教授希望现场的老师可以将高效率课堂落地实践,更好地带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激情,培养孩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深情寄语全场教师都能在将来成为名垂青史的名师!
(图为蔡万刚博士与济宁市兖州区名优教师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