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在我国五代十国时期,著名医学大家李珣,自幼家境贫寒,他十岁丧父,母亲累年疾患,卧床不起。家里付不起药钱,他便在地郎中家里做学徒,所谓医馆学徒,就是老郎中的长工,负责郎中的衣食起居和其他琐碎的工作。
上山采药是学徒必须做的事情,每日拂晓十分,他便奔赴山林,采摘因时而生的名贵药材。和往日一样,那天他早早起床,背起背篓,拿着锄头,沿着巍峨的山涧,走进那片山野宝库。待他走到山腰时,突然狂风骤起,使宽大繁茂的树几乎拔根而起,霎时草木横飞,慢慢的整个山林也随之呼啸。
李珣不能再前行了,他抱着头躲在一颗老榕树下,这时候头上的斗笠挣脱出来,随风飘拂,那是母亲编制的,不能丢了它,他便顶着风追逐斗笠,也不知道追了多久,走过多少山路,风停了,他握着斗笠坐在石头上大口大口的喘气。
这时候,山脚的一丛随风摇摆的草药引起了他的注意,透着晨曦,泛发光芒格外醒目。李珣冒着坠崖的危险爬上山崖,费尽周折,摘得这株草药,他似曾相识,那是他偷看黄帝内经的插图时,有过一面之交。或许是时代久远,后来的名医又未见过的缘故,被老郎中做了特别的标注“其药性名贵,疑为濒绝”。
既为珍稀药品,可以拿去让他的母亲服用,他偷偷的将这株草在药篷里炮煮,然后端给母亲服用,没过多少时日,他的母亲竟然康复了,就这样李珣孝动天地遇神草的故事一时传开,引为佳话。后来,李珣广泛培育这种神草,研发多种医学工艺,造福百姓,成了千古名医,那座小山被后人誉为感孝岭,从山上取下来的神草经过特殊工艺泡煮,则被称为桑玉茶,桑即孝,孝心也。http://www.sangyucha.com/about/wenhua/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