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旦华1933年生,浙江桐庐人,军队退休干部,国家一级美术师,著名书法家,文化界“国家形象大使”,联合国“和平勋章”获得者。授奖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最高荣誉文化特殊津贴和国家特殊津贴。现任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文学书画艺术研究院第二届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世界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世界华人书法家协会荣誉主席,中国书法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书画学会副主席,中国兰亭书画院终身名誉院长等。成立有张旦华艺术研究会。
荣誉与光环下,他还是那个他。在当代反传统的审美思潮席卷下,书法艺术的传统美被大多数急功近利的作者所忽略,而张旦华老先生游走于书坛多年,顺着书法文脉他一路研习最终成就了于书法界的此番造诣。书法风格自成一家,风格独创,线条美、结构美与意境美的完美融合成为其作品最大特色,也为当代书坛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
作为当代国家一级美术大师与书法家,在数十载间对书法坚持与潜心探索中,早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作品题材选取紧扣时代脉搏,或讴歌祖国大好河山,或歌颂勤劳人民或赞颂民族自强不息,风格朴实不失俊朗。创作情怀方面先生有感于欧阳中石——书法是一种把深蕴的内心化作有形有色、有声有歌、有节有韵、有神有采、有震撼力,有感情的艺术晶体。张老认为,将艺术与生活感悟融为一体,才能保留书法本质的生命力,笔下极富灵性的作品当是自赏与他赏的集合。
年轻时的张旦华,傲骨凛然,响应国家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毅然从军。继而38年的军旅生涯,人生的磨练为先生笔耕不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作品一笔一画注满的都是正义,“旱涝地震灾连连,遇难同胞万万千,举国悲痛献大爱,携手共建新家园”,“富士山头观日落,钓鱼岛上看龙腾”无不体现了张老对祖国那份赤诚真心。退休之后,书法便成了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正是对书法的狂热,造就了如今的张旦华。
书法创作上,先生坚持集百家之所长,融百家之所思,扬百家之所名。不拘泥于章法,却容各大家之精髓集一体;师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弃本,这才是张老艺术作品之魅力所在。《高瞻远瞩》是先生最得意作品之一,整幅作品极富局部美与整体美,风格质朴明朗,落笔行文彰显巨匠风范。单字注重收放结合,收锋放线间紧扣左收右放,上收下放原则,转换且极富变化。先生成字彰显轻松迅捷之感,多年的创作经验令其成字毫无生疏之感,字间疏密得体,跌扑纵跃,苍劲多姿。
张老虽年逾八旬,笔耕不拙仍然坚持创作,追求书法艺术之高境界。生活中的他为人低调,淡泊名利,潜心研习书法创作,作品传播五大洲25个国家,荣誉奖项无数,却依然将自己定位于一名书法爱好者。在张老认为,书法不是自我炫耀的东西,其价值来源于别人的欣赏与认同。凭借骇世佳作先生获得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艺术家协会、世界书画艺术评介协会与世界教科文卫组织高度评价,艺术人生始终秉承“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进取精神,把握时代脉搏屹立当代艺术界巅峰。